信息詳情
循環經濟助城市轉型
資源梯次利用變廢為寶
銅陵市循環經濟工業試驗園內,銅陵有色銅冠冶化分公司是以硫酸、鐵球團等為主產品的生產企業,年產硫酸80萬噸、鐵球團120萬噸。 “與其他同類企業不同的是,這里的主要生產原料是銅礦山廢料硫精砂。”銅陵有色控股公司副總工程師、銅冠冶化總經理徐五七介紹說,這里的一系列項目是根據循環經濟理念建設的。
對照著銅冠冶化生產工藝流程圖表,徐五七介紹道,廢料硫精砂入爐是循環的步。硫精砂在爐中燃燒產生煙氣,將煙氣引入余熱鍋爐,再將余熱鍋爐中產生的蒸氣引入兩臺1.5萬千瓦時的發電爐,一年可發電2.4億千瓦時,收益超過億元。在這一工藝流程中,將降溫后的煙氣凈化,產出濃硫酸。在硫酸生產的同時,沸騰爐里焙燒過的硫酸燒渣俗稱“紅粉”,鐵含量高達62%,是生產鐵球團的好原料。 “80萬噸硫酸項目一年可產60萬噸硫酸燒渣,再添上60萬噸鐵精砂,一年可產鐵球團120萬噸。至此,硫精砂全部消化干凈。 ”
“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,銅陵循環經濟主要以資源綜合利用、循環利用為核心,從工業領域重點突破。 ”該市循環經濟辦公室副主任劉懷忠說,銅陵現有的工業,基本上是在銅、硫和石灰石三大主要資源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,資源型工業產值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80%以上。資源型工業發展帶來的資源枯竭、環境污染兩大問題日益突出。面對日益趨緊的資源約束和嚴峻的環境壓力,銅陵市選擇發展循環經濟,從企業層面開展綜合利用,主要是對“三廢”進行治理。
遵循“減量化、再利用、資源化”原則,該市涌現出一批以“三廢”為資源的企業。在橫港循環經濟工業示范區內,聚集了銅陵市銅冶煉、化工、水泥、發電、鋼鐵等行業的主要企業。眾多不同產業的骨干企業集聚一處,為的是發展以廢棄物回收、垃圾焚燒和再資源化為主體的靜脈產業,實現資源綜合利用、能量梯次利用。